按讚

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

瓶中信

攝影 / James Bullet

1.
「我跟妳說,妳之前寫的那個『給諮商師的一封信』,最近開始在FB上被轉載了耶!」朋友興沖沖地告訴我,像在分享喜訊。

想到過了這麼久之後,它還能夠被大家記得,就覺得暖暖的。有點想哭,感覺到內心深處的高聳冰山,被融化了一小角。

2.
印象中,自從會拿筆,我就開始寫作了,原因很簡單,我找不到願意聽我說話的人。

曾在書桌底下發現一篇「文章」,或許那是我創作的起點──歪歪扭扭的注音,寫得滿滿一張紙,開頭是「我今天很難過」,有些地方紙都快被擦破了,那種找不到字詞來表達自己的急切,看得讓人好生心疼。

我的每篇文章,都是一個瓶中信,裡頭裝滿了作者複雜的心情,在茫茫人海中載浮載沈,尋覓知音。

從小到大,我丟出過無數個瓶中信。這才意識到,原來我一直都很害怕被遺忘、害怕自己的聲音不被聽見。

於是每次寫作,都像交代遺言那樣使盡全力,卻又經常懷疑這樣的投入,會不會終究只是徒勞無功?

3.
你知道嗎?
你的寫給諮商師的ㄧ封信,
那篇文章真的讓我重拾力量,
我看了你的文章,
我才真的肯定自己,才有那麼點信心
下禮拜,我要和曾經的諮商師碰面,
我要親口告訴她,我在那諮商關係所受的挫折..

感動之餘,我思索著這篇留言背後的意涵──我說了一個故事,讓另一個人「發現不是只有我這樣」,於是更加肯定自己的經驗與感受,從而產生為自己發聲的勇氣。

4.
這份感動,讓我寫下了<遠行>。

花了很多時間,重現當時和Kate對於「邊緣人格」的爭論。一方面是想表達在遭受這麼多創傷之後,還要被貼上病理標籤的苦上加苦,二方面是想分享Kate真誠勇敢的回應,是如何幫助了我。

我希望這個故事,可以讓大家用不同的角度,來看待我們這群被視為有病的人,而如果你正好也和我一樣,就是那個「有病的人」,或許也可以從中找到另一種看待自己的方式,找到更多為自己發聲的力量。

曾有人非常直率地問我,做這行,不怕遇到瘋子嗎?我不禁啞然失笑,真想一樣率直地回答,我就是個資深的「瘋子」。

瘋子,就是「得不到瞭解的人」。沒有人喜歡瘋子,更沒有人喜歡被當作瘋子,所以我們才會那麼努力地想要表達自己,那麼渴望,被懂得。


2 則留言:

  1. 那天,我不只肯定了我的感受和經驗,
    也完整表達讓那位諮商師知道,
    我或許還是想知道她對我的想法和感受
    但這次,我更在乎我為自己或往後她的個案發聲這件事上
    能替自己那時的我做些什麼,這已經足夠了

    我晚上看了幾篇這網路上的文章
    又隨著你的文字哭了一回
    太像了,我和你有些故事太過相似
    因為太過相似,我彷彿覺得好像是另一個我在對我訴說..
    但哭一哭總是會更有力量的
    眼淚是最好的食鹽水,總能好好的清理傷口

    我很喜歡你的ㄧ句話..那句話是,
    {有人說,沈默是最可怕的殺人武器。那麼,面對我們遭受過的傷害與背叛,我選擇不沈默。}

    有那麼一天,更有力量時,我也不會選擇沉默..
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要向自己在乎的人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,需要冒險的勇氣。
      能夠為自己好好哭一場,需要擁抱自己的力量。
      相信在生命過程中長出來的勇氣和力量,將陪伴我們走得比想像中更遠:)

      刪除